一、研究室介绍
整合药物研究室(三十一室)致力于中药新药和创新药物的前沿探索与开发,采用多学科交叉的“整合药理学”研究范式,从自主研发的苗头化合物/组分出发,深度融合药物化学、结构生物学、计算生物学,并系统性地开展成药性评价、预临床研究直至药物开发,旨在实现从基础科学到创新药物的全链条转化。实验室下设四个核心研究组(整合药理学、成药性、预临床、药物开发综合),学科背景覆盖生物学、化学生物学、中药学、药物化学、药理学、分析化学、结构生物学、药学、计算生物学等,为开展世界一流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。团队已获得大连化物所启动经费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等多项重磅支持,科研条件优越,发展前景广阔。
二、室主任介绍
方晔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研究室主任。方晔研究员曾任美国康宁公司Research Fellow,作为其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,拥有逾20年顶尖工业界的研发与管理经验,具有卓越的团队组建能力、项目执行力和一系列成功的产业化经历。方晔研究员在 Science, Nat. Chem. Biol., J. Am. Chem. Soc.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,拥有美国专利93件(授权38件),主导20余项研发项目并成功商业化20余种产品。荣获康宁最高创新奖“Stookey Award”等多项殊荣。加入大连化物所后,方晔研究员将带领团队聚焦于:(1)中药新药和创新药物研发;(2)药物化学、整合药理学、预临床和药物综合开发研究;(3)生物技术研发。
三、招聘岗位
为加速推动人工智能(AI)驱动的新药研发,我们现诚聘多名以下方向优秀青年人才(博士后、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以及研究员等)。
1. AI for Drug Discovery 研究员:利用AI技术进行靶点发现、虚拟筛选、化合物生成与优化。
2. Computational Biologist/Bioinformatician:运用多组学数据分析、生物网络构建,发现疾病机制与药物新靶点。
3. Cheminformatics & Molecular Modeling Scientist:负责ADMET预测、分子动力学模拟、QSAR模型构建等工作。
4. AI-driven Structural Biologist:结合AI(如AlphaFold2/3)进行蛋白结构预测、分子对接与蛋白-药物相互作用分析。
四、岗位职责
1. 独立开展或参与AI驱动的药物设计、生物信息学分析、计算化学等研究项目。
2. 与实验团队紧密合作,设计化合物、分析数据并指导实验验证,形成“计算-实验”闭环。
3. 开发或应用新型AI算法与工具,解决药物研发中的关键难题。
4. 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,申请专利,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与执行。
五、应聘条件
1. 研究生学历,博士学位(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);计算化学、计算生物学、生物信息学、计算机科学、人工智能、药物化学等相关专业。
2. 具备以下一个或多个领域的扎实背景和研发经验:
(1)精通机器学习/深度学习框架(如PyTorch, TensorFlow)及常见AI模型。
(2)丰富的药物研发计算工具使用经验(如Schrödinger, MOE, GROMACS, AutoDock等)。
(3)出色的编程能力(Python/R等),熟悉Linux/Unix环境和脚本编写。
(4)熟悉生物信息学流程、多组学数据分析或数据库使用。
(5)具有AI辅助的分子生成、ADMET预测或蛋白-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经验者优先。
3. 对药物研发充满热情,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、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4.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沟通和写作能力。
六、薪酬福利与发展
1. 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:提供同领域内富有竞争力的薪酬(具体面议),缴纳五险、住房公积金,事业编制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和享受公务员医疗。
2. 强大的科研支持: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和一流的科研平台支持,鼓励自由探索与交叉合作。
3. 全面的生活保障:提供博士后公寓、职工单身宿舍、餐补、带薪年假、年度体检等福利。
4. 顶尖的导师与平台:在具有丰富工业界成功经验的方晔研究员指导下,直接参与前沿课题,获得从学术到产业化的全方位指导,积累宝贵的研发经验。
具体薪酬待遇请登陆人才招聘网
七、应聘方式
请将个人详细简历(含学习工作经历、研究成果简介)发送至邮箱zhaohui3100@dicp.ac.cn(赵慧老师),邮件主题请注明:AI药物研发应聘-姓名-应聘岗位。本招聘长期有效,招满为止。我们将对申请材料严格保密,并通过邮件通知相关招聘信息。
欢迎海内外有志于用人工智能变革药物研发的青年才俊加入我们,共同打造新药研发的下一代范式!